|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屯堡文化简介

屯堡文化简介

关键词:屯堡文化简介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镇宁信息港
  • 电 话:15985306656
  • 网 址:http://
  • 感谢 gzz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47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屯堡文化简介

现状变化

  在今天的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演义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而安顺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西秀区七眼桥镇以云山、本寨、雷屯为主的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该景区位于安顺市东面21公里处,景区面积22.5平方公里。景区自开发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认为云山、本寨的明代古城墙、古箭楼、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2002年在七眼桥镇出土的明代率军南征将军傅友德、沐英将军捐资建庙的石碑证实了专家学者的论断。二零零二年七眼桥镇以"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二零零一年国务院将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安顺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目前,云山屯、本寨正在向建设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让我们走进屯堡,走进那久远的年代……

历史来源与发展

  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断吸收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以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他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编辑本段什么是屯堡文化

  

独有文化

  安顺屯堡文化,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资源。安顺屯堡文化在六百余年间既自觉地、顽强地固守自己的故土文化,绝不与寓居之地合流;但群体内部的原有成分本非绝对的单一和纯粹,在长期封闭的屯堡中代代厮守,必然要相互渗透。于是,终于形成了既迥异寓居地域,又不再能还原于父母之邦的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样的文化,既蕴藏着无穷尽的谜底,也就散发出无穷尽的魅力。探之弥远,究之弥深,成为了一门多学科、全方位的“安顺屯堡学”。目前,屯堡研究正方兴未艾,日渐趋于深入和系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全面了解屯堡文化的独特形态和深邃内涵。

历史

  明代以来,历史的风云把安顺卷入了纷飞战火之中。朱元璋为率疆一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派大将汤和率兵南征贵州,时任普定路土知府的适尔归顺了明王朝。第二年改设普定府,适尔任知府。适尔死后,安锁继任。当时,元朝势力仍盘踞云南,元梁王巴匝刺瓦尔密不服从明王朝统治,胁迫安锁反叛明朝,并斩杀明朝派来的使臣,这激怒了明朝皇帝。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率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大本营就设在距旧州不远的刘官乡陇大寨,当年叫傅家大寨。距傅家寨不远的平坝白云区肖家庄,是先行官肖缓的治所。征南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攻克普定,安陆侯吴复和顾成斩杀梁王派来的将军金容刀,生擒安锁,安顺一方战事初平。紧接着两路大军直捣云南,元梁王败死,战事结束。但没几年,烽火又起,傅友德不得不奉旨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率兵第二次“调北征南”。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屯驻农村,并按总旗每人领种田地24亩,小旗每人领种20亩,屯军每人领种18亩的比例发给田地,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此外,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

史书记载

  “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民生志》)
  屯堡人不是当地土著民而是外来户,这在大量的史料中是有记载的。
  “屯堡者,屯军居住之地名也”(《安平县志》)。
  “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而来,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安顺府志)。
  “汉族迁徙来最早者,为明洪武初年征南屯田戍边之军队”(《镇宁县志)。
  “县境汉里之民,多明初平黔将士之裔,来自江南,尚有江南遗风”(《兴仁县志》)。
  “安顺府民之种类,于苗民之外,有屯田子、里民子,又有凤头鸡(即凤阳妆头饰),凡此种种,实皆汉民”(《黔南职方纪略》)。
  “凤头苗,惟安顺府有之。此族原系明初征苗来黔,其始祖皆凤阳人也,女子挽髻于项,与各族迥殊,俗以凤头苗目之。其习俗多与汉人同”(《贵州通志》)。
  “明祖以安徽凤阳起兵,凤阳人从军者特多,此项屯军系为凤阳藉。又此种妇女头上束发作凤阳妆,给一笋,又呼之为凤阳头笋,决非苗夷之类也”(《平坝县志》)。
  “凤头鸡在安顺府属,原籍凤阳府人,从明傅友德征黔流寓于此”(光绪《百苗图咏》)
  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屯堡后裔留存的家谱中也可看出屯堡人的来龙去脉。 安顺西秀区九溪村(原名“大堡”)征南先锋官顾成后裔宗谱记:“始祖成公,由前明洪武二年奉救征讨滇黔,授征南都指挥之职,躬膺王命,统率王师,自吴来黔。其后平服黔地有功,封镇远侯征南将军,遂久镇南疆。”
  日州詹家屯曾氏族志记:“曾巩后裔曾德一祖居江西南丰,至明朝初年,任征远将军之职,率师来黔,镇居于安顺府。”
  雷屯雷氏家谱记:“始祖讳龙,原籍凤阳人,后调江西建昌府……洪武十四年随颖川侯傅统领带兵平贵州,留守镇宁卫,……因我祖来黔屯兵以守此地,故名雷屯。”
  夏官屯严氏家谱记“原籍江南应天府柳丝巷铁牌楼。明开辟黔省,奉命填南而来,立足成家。” 众多史料和家谱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明朝皇帝“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明王朝镇压反叛、巩固统治的军事目的,而且屯军移民带来的江南先进耕作技术,也促进了安顺的发展。屯堡人虽然来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的需要,人众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片,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构成安顺多元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元。

屯田的相关记载

  贵州屯田的最早记载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8年)十一月,朱元璋命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屯田定边、姚安、毕节诸卫”。定边、姚安在云南境,惟毕节属于贵州范围,但毕节彼时受节制于四川都司,和此前“屯田云南品甸”、“屯田云南”,均早于贵州黔中一带。据史料载,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至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十年间,明朝先后分三批从四川、湖广、陕西等地抽调十余万军队屯田云南;十三年(公元1380年)置平溪(玉屏)、清浪(岑巩青溪)、镇远、偏桥(施秉)等十二卫屯田;十七年(公元1384年)汤和、周德兴又在铜鼓(锦屏)、思州(岑巩)屯田;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唐胜宗、张龙又在黄平、镇远等地屯田等,都是围绕着黔中地而实施的云贵屯田,但惟独不见有在黔中屯田的记载。云南平定后,原先的三十万征南将士除沐英留守一万余人镇守云南外,其余大部返回黔中。其时全国卫所军队人数仅一百二十万人,留驻黔中的兵力就达约二十万,几占全国总兵力的六分之一,然从未有黔中屯田记载,可见黔中军队以戌守为主、屯田为辅当不虚也。还有一个说明黔中屯军彼时不以屯田为主的事实:明代屯军制度,规定每六十里设一屯堡,这是法律,亦是明代屯田的标准。在全国屯田地方遗存名称的距离和位置上可以得到佐证。但黔中安顺一带屯堡的设置却根本没有受此限制,在方圆二百里的范围内,共设立六卫九千户所,每所管领十屯。明万历《贵州通志》载:“普定卫设管屯指挥使一员,下设五个千户所,五千广所设管军屯印百户各十员,专理卫所军屯事务。”《黔南识略》中说:“旧卫(指普定卫)管五十军屯”即指此。仅普定周围六卫九所,每卫五千六百人,每所一千一百二十人,共有屯军四万三千六百八十人,加上随之至黔的家属,计有十七万人之多(《安顺文史资料十五辑》)。这是在黔中加入全国屯田之后的统计,还未屯田时的戌守兵员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可见黔中屯兵的目的和宗旨了。
  屯堡人与屯堡文化是封建耕战经济在安顺一带的留存,它宿命地在大山皱褶里还飘逸着“明代遗风”。这种现象令人费解又不难理解,屯堡人祖先的故乡,在现代文明大潮的冲击、挤压下,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别说“明代遗风”,即便是“清代遗风”、“民国遗风”也荡涤殆尽。相对来说,生活在云贵高原的屯堡人后裔所在地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但步履缓慢得多。特别是几百年的风云流变,在特定态势下所相对固化的特定思维,使他们对于古代祖先的文化传承,从建筑、服饰、语言、信仰、饮食、娱乐、风俗习惯上仍然或多或少地遗存下来,犹如一块块化石,一幅幅岩壁画,一首首古歌民谣,召唤人们去寻觅先民的履迹,去体察历史的刻痕,去作一次次跨越时空的漫游。

伟大的文化,历史的巨作

  亘古千年,纵横百里,时空在这里演化出一方迷人的土地,它,就是你脚下安顺!古往今来,地理学家发现了它“扼锁滇黔”的雄险;富商大贾领略过它“万马归槽”的繁华;文人墨客在它的奇山怪水间留连忘返;考古学家在这里拾取夜郎古邑的断瓦残砖;文化人类学家则在这里追寻“屯堡文化”的踪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山水水雕琢成一幅幅独具风格的画图;智慧的各族人民在苍凉高原上留下了人类文明的痕迹。于是,神秘与明朗叠映,怪诞与秀美共存,犷野与典雅交融!历史的尘灰遮不住格外神奇的土地!
  屯堡在大山的皱褶中闪射夺目的辉光,既是那么古老,又是那样年轻,既曾拖着蹄姗的脚步从远古走来,又正迈开坚实的步履向未来走去……岁月将它熔铸成一部引人入胜的典籍,每一页都留下一个难忘的故事。
  这就是屯堡人和屯堡文化!

编辑本段石头建筑的绝唱——屯堡民居

   从贵阳市驱车往西行进约70公里,进入安顺市所辖平坝县范围内,沿贵黄公路两侧可见山谷盆地间绿树掩映着一片片银色的石头建筑的世界。那就是屯堡人用岁月的钢凿打造的赖以生存的自由空间——屯堡村寨,以它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讲述六百年来的风云聚汇与坎坷历程。依山傍水建造的一栋栋石木结构的房屋,错落有致,连片成趣。走进村寨,那“石头的路面石头墙,石头的瓦盖石头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板凳石头缸”的石头世界,令人赞叹。
  明王朝为了制止内患,巩固边睡和减轻驻防军队的粮响负担,实施屯田制后,官兵民众,跑马圈地,聚伍为营,聚族而居,立栅建寨,一个个屯堡村落在安顺的山野林间出现。几十万人的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就这样相继聚落而成今天的屯堡建筑群体。屯堡人利用安顺一带碳酸钙岩层的丰富资源,从简陋的栅栏式建筑,演变成封闭式建筑结构。以石头寨墙或村民房墙连体,再配上碉楼、碉堡,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建筑群体。
  屯堡建筑的选地讲究风水堪舆。靠山不近山,临水不傍水,地势干燥,视野开阔,水源方便。左右有大山“关拦”,坐向以南北为宜,要符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山关人丁水管财”的五行学说要求。对屯堡人来说,传统的天文地理对人生命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被视为“万年龙窝”的居屋,如果不讲究风水龙脉,不注重相生相克,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财源命运,还会牵连到全寨的兴旺发达。这种习俗心理无疑对促进屯堡人的内聚力起到无形的作用。
  安顺一带多山多树,岩石以沉积岩为主。其石材薄厚多样,硬度适中。屯堡人选择石木为主要建筑材料,那是为生存而作出的明智决定。他们深知,军事镇压并未带来永久的和平,环顾左右,反抗之事不绝。仅从明到清,大大小小的“焚烧屯堡”事件就不下数十起。如此险恶的环境,选择坚固而又阻燃的石头来建房,不能不认为是屯堡人生存智慧的一种选择。
  屯堡村寨平面布局以一条主巷道和多条支巷道,将各家各户连成片,形成城堡式的结构。各支巷道只有一个口通往主巷道,构成“关门打狗”之势。民居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特点,由正房、厢房、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结合特定环境的需要而加以改进成全封闭式的格局,从燕窝式到城堡式到城堡碉堡连结体式。在各种式样的独立庭院中,天井不仅是家庭活动的场地,更是防止进犯敌人纵火的措施。屯堡人的建筑观念,把防卫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在房屋平面布局上,屯堡民居强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屋面覆盖的石板讲究美学的几何结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平稳和谐、包容宽纳的审美观念。其住房分配既讲究实用性又充分体现内外、长幼、主宾的儒家纲常伦理,从而制约和维系着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居民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屯堡建筑把石头工艺发挥到极至,从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错落有致。走进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居民就是一个石头世界。
  居民的建筑成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点,又有华东四合院的布局,但最突出的特点是全封闭的格局。居民建筑分朝门、正房、厢房,朝门成雄伟大"八"字型,两边巨石勾垒,支撑着精雕的门头,门头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装饰品。正房高大雄伟,在木制的窗棂、门上雕刻着许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厢房紧依正房两边而建,前面为倒座,形成四合,中间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头拼成,四周有雕刻着"古老钱"的水漏。
  石头建筑的屯堡居民,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点、线、面”组合的防御体系。靠巷子的墙体,留着较小的窗户,既可以采光,又形成了遍布于巷子中的深邃枪眼。低矮的石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这一切无不显示当时战争所需的建筑构成和屯军备武的思想。现在屯堡村寨中,至尽残存着许多垛口、炮台。

编辑本段戏剧“活化石”——屯堡地戏

   地戏,俗称跳神,又原难舞的分支军难演变而来,盛行于屯堡村寨,是集地戏、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据《续修安顺府志》载:"黔中民众来自外省,当草莱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着忧之。于是乃有跳神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迄今安顺境内,盛行不衰"。屯堡人依村寨门前或寨中空地为戏台,以憨直拙朴、粗犷自然的露天演唱形式,用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法,表现《封神》、《楚汉相争》、《三国》、《薛刚反唐》、《精忠传》等中国古代忠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演员们额上戴以简炼夸张的"脸子"即木雕面具,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手持木制短刀长枪,唱着原弋阳腔,仅借一锣一鼓的击奏,在一人启口,众人接腔的伴唱下,以人物上下更换时空变换,借三、五步为万水千山,就竹鞭为金戈铁马,依桌椅象征高山要塞,在扬、开、合的撕杀、挡、架、翻、窜的格斗中虚实结合,形神兼备,产生极具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从而形成屯堡地戏特有的艺术魅力,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曾在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演出,引起轰动,等上国际大雅之堂。

编辑本段活着的历史——屯堡服饰

   人们把安顺一带的屯堡村落,比喻为“绿色海洋中的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岛”。说其“孤”,是指其特殊:极富音律的语言,江南风韵的石头建筑,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活化石”式的民间戏剧,等等。其中,那透现着明代遗风的服饰,给初到安顺的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各民族不同的服饰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积淀等。屯堡人的服饰以青、蓝色为主,不能不认为是他们对祖上来自长江一带的眷眷依恋之情的叙说。
  屯堡男人的服饰以短对襟和长衫大襟为主。对襟短衣从中系扣,俗称“三个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两个下摆各有一个口袋而得名。对襟短衣一般用青、蓝、白布加工而成,钉5颗或7颗布疙瘩纽扣。穿长衫时,头包青布头帕或毛线头帕,腰系青布腰带。所穿的裤子裤腰和裤脚十分宽大,若把两只裤脚和裤腰扎上,可装百余斤粮食,既凉爽又实用。
  夏天,穿草鞋或布鞋,着短衣;冬天着长衫,穿布帮皮底钉子鞋。这种长统的钉子鞋形同战靴,俗称“战要鞋”。这种“战要鞋”既有保暖作用又具防滑功能,是冬雨绵绵的贵州山区不可缺少的实用物。穿上这种战靴,屯堡男人显得威武雄壮,精神抖擞。正如一首山歌所唱:“战要皮鞋穿脚上,行走如风稳当当;走南闯北脚有劲,妖魔鬼怪也避让。”
  外出赶场经商,屯堡男人总喜欢随身带着用麦草编织的草帽。这种草帽是女人选用白色的麦草,一根一根地衔接起来,编成长辫后再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制而成。精巧的麦草帽是女人心灵手巧的展示,又是深深爱恋的寄托。因此,麦草帽不仅是防雨防晒的用具,更是爱的信物爱的显示。难怪男人们唱山歌时就唱出这样的心声:“身披草帽去赶场,就像喝了蜜蜂糖。”
  屯堡老者头戴毡窝帽或包青布头帕,身穿长衫,不系腰带,脚穿布鞋,手提长长的竹子烟杆。有的小肚子上吊着牛皮缝制的“包肚”装钱币。毡窝帽如同江南水乡男人所戴的毡帽,一般用毛线或羊绒制品加工而成。老者们一旦戴上一顶毡窝帽一辈子不会洗一回,而且一年四季都戴在头上,因此,这种毡窝帽始终是油光光的,好像刷了层油漆。
  一根精致的烟杆是老者们的宠物。提着长长的烟杆在街上走路是有福气的显示。长约1.2米的烟杆选用竹节密集的竹子加工而成,以竹节越多越密为最好。用麻线或铜线编成网包裹竹根成为烟斗,用桐油经常涂拭烟杆,使长长的烟杆黑红油亮,刁卜常诱人。烟杆上要吊金属链缀着的古钱币或核桃雕制品等饰物,既有装饰作用也方便把烟杆挂在屋墙上或手提行走。一根好烟杆是一件别致的工艺品。当你目睹屯堡老者口含烟杆流着口水如痴如醉地吸食时的那种神态,聆听着他们在吞云吐雾中讲述其老祖宗“调北征南”的往事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屯堡人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妇女的衣着和装扮上。屯堡妇女始终保持大袖长袍尖头鞋等明代遗风,在众多的史料记载上多作了如实的描述。
  《安顺府志·民风》记:“屯军堡子,皆奉洪武调北征南。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
  《安平县志·民风》记:“妇女青衣红袖,戴假角,以银或铜作细练系簪上,绕髻一周,以簪绾之,名曰假角,一名凤头笄。女子未嫁者,以红带绕头上。已嫁者,改用白带。男善贸易,女不缠脚,一切耕耘,多以妇女为之。”
  《平坝县志·民生志》记:“妇女头上束发作凤阳妆,绾一笄。”“即蓄发盘作圆髻于脑后,着角质、银质等簪。”
  再看今日屯堡村落中妇女的服饰,尽管年轻姑娘追求时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丰卜风采,但一旦结婚后,周围环境使然,仍恢复传统服装的样式。身着或青色或蓝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绿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长袍,系“丝头腰带”,后吊长长丝绦,在袖口、衣襟处镶嵌美丽的花边。长发挽髻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额扎白布带‘老年人多为黑色’。如今,在装束上增添了一块方头巾和彩带黑色围腰。
  汉民族是一种善于吸收他人长处的民族,随时代的变迁,在汉装唐服的原样上,从“胡服”、“满服”等其他民族的服饰中吸取长处而不断演变。而惟独屯堡妇女却不改祖制,身穿宽袍大袖,在过去的年代,屯堡妇女还显示出一种不落俗套不拘传统的自由。在封建礼教的阴霾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女人以“三寸金莲”为美的畸形追求,“裹小脚”使多少女子饱尝痛苦而流干了眼泪。而屯堡人却大反礼俗,不以脚小三寸为美,任其自然,悠哉乐哉。虽然被认为有悖时尚,被人瞧不起而鄙称为“大脚”,但在那战事不断,男人要出征打仗的特殊背景下,却为她们从事繁珍家务劳动和农田劳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说起“大脚”,在屯堡人中还流传一个有趣的传说。明洪武年间,国事已定,天下太平。在某年的元宵佳节,皇城大放花灯,热闹非凡。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被民间的欢乐气氛所吸引,带着几个宫女、太监悄悄出宫去观赏花灯。一路上灯火辉煌,气象万千,把个皇后娘娘看得心花怒放,不经意间忘乎所以露出一双大脚被人看见,惊呼起来,惹得游人围堵观看。马皇后尴尬之余,扫兴地回到皇宫向朱元璋大发脾气。朱元璋笑而不语,事后叫人做了一双仿“尖尖脚”的粽子样大脚鞋给马皇后。马皇后穿上后,长裙笼住大脚,却露出一双翘翘的尖角。自此,皇后娘娘穿的“尖头绣花鞋”,屯堡人仿效着一代一代延续至今,这个传说虽有一点牵强附会,但联想到屯堡妇女那不忘祖规保留着的服饰头饰,可看到屯堡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是何等深沉。
  尖头绣花鞋的制作对屯堡女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从还是十来岁的姑娘起就要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绣花,绣到出嫁时可绣出数十双鞋花。所用图样多是身边常见的农作物花卉和传统的花样,如荷花、瓜花、牡丹、石榴、红梅、蝴蝶、鱼、喜鹊、凤凰等。图案多为象征吉祥幸福的“双凤争鸣”、“喜鹊登枝”、“双梅吐艳”、“富贵牡丹”等。这些图案,不仅反映了她们的审美情趣,而且传递了她们的理念追求。如:象征“多子”的石榴、蝴蝶、鱼,象征吉祥的喜鹊、凤凰,象征富贵的牡丹等。按照这些图案绣制的鞋花,要用十几种彩色丝线,讲究色彩的搭配、图样的和谐,给人以美感。在农活不太忙的六月,屯堡姑娘们三五成群邀约一起在走马转角楼上“坐六月”绣花。尽管天气炎热,但她们飞针走线寄托了自己美好的心愿,就如山歌所唱:“六月虽是大太阳,绣楼却是好春光。绣个喜鹊飞出去,何时才见我的郎。”
  屯堡姑娘不仅绣鞋花,还要绣帽花、枕套花、背扇花等多种衣物图案。这些衣物图案也多为花卉、鱼鸟之类的大自然生灵,她们把这些生灵绣得栩栩如生同时又别具情趣。姑娘们一生绣出百余件花品,到出嫁‘服日子”那天,集中挑到新郎家去在乡亲们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数量多、质量好的绣制品自然会受到众口称赞。那对姑娘们来说是最好的评价。因为这些绣制品倾注着姑娘们的心血,寄托着她们美好的向往。就如她们心灵的歌声:“熬更守夜绣枕头,绣出鸳鸯戏水图。有朝一日同共枕,好比躺在云里头。”
  每逢赶场、庙会、走亲会友,屯堡女人就会认真地打扮一番,无数的长袍大袖子衣服和绣花鞋汇聚在一起,可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模特儿表演,也是一次无声的针线活的竞赛。那一件件工艺精美、色彩绚丽、生动鲜活的绣制品,让人不能不佩服屯堡妇女的奇巧心智。每到此时,人们仿佛看到一幅明代民俗风情画在屯堡村寨飘动起来。
  年龄较大的屯堡妇女被称作“太婆”,服饰较为朴实,并多以青色为基调。其头饰较为简单,把头发梳在脑后挽成发髻,罩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简单的管簪,并包上一块青纱帕或青布,所穿大袖子长衣服的衣领袖襟绣简单花边,系青布腰带和围腰布,脚穿尖头绣花鞋。冬季,小腿上包裹脚布(绑腿)以御寒。这些太婆们外出赶庙会、走亲戚时,肩上挂着黄布挎包,腰带上插一块折叠成方形的手巾,撑着红色的油纸雨伞,三三两两邀约成行。聚在一起时喜欢念佛或拉家常。她们用低沉的声音唱念佛经,吟出人生的艰辛和感慨:“人生好比山上草,春绿秋黄一世了;挂起露珠如戴玉,一到寒冬不见草。佛也,拿摩摸弥陀!”
  帽子是儿童的主要标志。男孩从出生到青年,要戴小花帽、大风帽、缎子帽等多种帽子。用布缝制的花帽和风帽为虎头型,戴上它显得“虎虎有生气”,帽上绣着梅花、桃花或鱼鸟图案。风帽的帽后有一块长长的防风布用于冬天防御风寒。花帽和风帽的帽上上缀着玉石或银制的雕刻品,中间为观音菩萨,两边或是小菩萨或是刻有“长命富贵”、“福禄寿喜”等字样的饰品。头摇动时,闪射出若明若暗的亮点,仿佛是幼小生命在跳动。这些神灵吉祥饰品寄托着母亲对孩子的殷切期待,祈求菩萨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和将来有禄有喜。小姑娘则戴个无顶的花帽。帽沿绣着各种吉花瑞草,一根小辫从帽沿下垂于身后,显得活泼生动。
  儿童的颈上戴铜或银的项链并吊长命锁或玉佩之类坠物,锁上或玉佩上均刻有简单图案和“长命富贵”之类字样。手上戴银或合金制成的手链,手链上吊着几个铃挡,当手摇动时响铃就会发出阵阵响声。这种幼小生命的跳动响声,是会令家人欣喜万分的。幼童的胸前要戴一个类似围腰的“白水兜”,中间缝着一个荷包,它既有吸收幼童流口水的作用保持衣服清洁,也能装些简单食品供孩子随时食用。“口水兜”用双层或多层布缝制而成,并绣出白果花、荷花等图形。
  幼童胸前还会吊着木刻的鱼形玩具或如搭面棍一样的“磨牙棒”。幼童口衔木鱼或“磨牙棒”则有助于牙齿的生长。
  儿童穿的衣裤较为简单,而鞋子十分讲究。这些小花鞋是母亲在姑娘时期就精心绣制的,寄托着将来为人之母的无限情思,饱含着对爱情和生命的挚爱。小花鞋上绣着鱼、鸟、龙之类生灵的图形,身为姑娘而绣制小花鞋,这是一件既喜在心又羞于脸的事情。一首山歌就唱出她们复杂的心情:“绣只喜鹊绣枝梅,再绣鲤鱼跳龙门;将来穿在儿脚上,我儿要做人上人。”
  屯堡服饰是屯堡风情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妇女的大袖长袍尖头鞋和别具一格的“凤阳头”,与南京博物馆所藏明代服饰与发式相似,它述说着屯堡人祖先挥戈南征的古老故事。从那一件件绣品,我们看到了江南刺绣细腻、舒展、流畅的风格和线条跳跃、构图紧凑的艺术个性,流淌着江南的余韵和飘逸着明代的遗风。

编辑本段屯堡人的节日

   屯堡人的节日都以敬奉神灵和祭供祖宗为主要内容。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的缘由,加上传说的民俗节庆,使屯堡村寨一年四季各种活动不断。
  春节是屯堡人最为隆重的节日。腊月间就要用数十斤糯米和釉米打成米面,蒸熟后打成糕耙,晾干变硬后泡在水里可食用几个月。还要杀年猪、熏腊肉,用猪血和豆腐做成“血豆腐”,熏制香肠等等。除夕夜,先要在神完前摆上猪头、雄鸡及酒菜,并点燃香烛供奉,主人还要请祖先及亲戚的亡灵和各路神仙、各处菩萨、孤魂野鬼来享用,希望得到神灵祖先的保佑而一家人顺顺气气发财发富。供奉后,全家人要在神完前磕头后才能吃饭,还要在门、窗、牛圈等处贴上红纸写的对联,大门上贴“秦军”、“胡帅”等门神。
  除夕要“守岁”到天亮,灯火长明,全家欢聚,直到黎明。因此俗话说:“三十夜守岁,年初一大睡。”
  年初一不能动菜刀之类工具,不能向外倒水,不能扫地,据传扫地和倒水就意味着会把一年的钱财扫出去和泼出去。大年初一还不能串门,只能在外面游玩。一年到头,大年初一这天是忌讳最多的一天。
  年初二外出叫“出行”,回家时要捡上几根木柴回来,以实现“初二出行,抱财归家”的求富心理。有的人家还要找一个有小圆洞的石头,用绳子拴好牵回来以示“拉了一头肥猪回家”。
  年初二,开始进行各种“拜年”仪式。拜年形式多样,村中小孩子可以挨家挨户地去拜年。孩子们身挂小口袋,走进大门对主人家大喊一声:“给您拜年,恭喜你家发财!”主人家就拿些葵花、核桃或硬币给孩子们。于是,年初二这天,就会看到满街的孩子这家进那家出,欢天喜地地跳动,村中热闹非凡。年轻媳妇要到井里挑“银水”,象征着一年财富不断。
  给岳父母拜年,是不能少的例规,特别是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妇。否则,老泰山发了话,小两口就有陪不完的“罪”了。不忘祖先尊敬长辈,给逝去的父母拜年是屯堡人的心理定规。初二子女带上香蜡纸烛及酒菜到父母坟前祭供,以尽孝道。
  年初二也是屯堡人互相大拜年的日子。人们在街头巷尾见面也互相拱手行礼并互相招呼“给您拜年!”就是平时有些纠葛和隔阂的人,这一招呼也就把积怨化解了。
  从年初三开始,屯堡村寨就要开始跳地戏、玩花灯等类式活动。于是,白天村中锣鼓喧天,杀声阵阵,村民从征战故事的拼斗中获得心灵的振奋,从剧里人物的神灵护佑中得到心愿的满足;晚上,玩花灯时歌声阵阵,笑声不断。那些由男人穿上妇女服装扮的女角故作妖烧,扭作态,引起人们阵阵哄笑以得一乐。迎接一年新春的到来,把美好的希望寄托于新年开始,使农历正月成了屯堡人最热闹隆重的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各种活动最多,除跳地戏、玩灯、迎春等搞得热热闹闹,太婆和妇女们更是忙里忙外,初五要敬五谷大神,初九是玉皇大帝诞辰要进庙烧“千张”,十五要过“元宵节”等。十五元宵节一过,“火烧门前纸,大的做生意,小的扒狗屎”,或事农或事商或事其它行业的就各务其业了。
  清明节,屯堡人家都要按姓氏结伙上大坟。上大坟是崇尚血脉崇拜的屯堡人一项隆重的祭祖活动,是日甚至数十里外的同姓都要赶到人黔始祖的坟墓前,按辈分排列跪拜祭祀缅怀祖先,交流感情,激励后辈。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聚集在坟前饱餐一顿之后,各家还要上小坟,到自家祖坟前挂坟飘,摆上酒饭祭供一番。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屯堡人要用糯米做成粽把来祭供祖先,然后全家吃粽子。门顶要插上艾、营蒲,屋内洒雄黄。同时人们外出采草药,到处游玩称为“游百病”,以祛病健身。屯堡人的端午节与江南一带的端阳节一样,主要是悼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这天,屯堡人家燃香化纸祭供祖先后,要把灰烬倒到河里去。
  五月二十八是“敬菩萨”的日子,旧州、大西桥的关公庙、岳王庙等地汇聚数以上万的屯堡人,供奉关公、岳飞等神灵。香火旺盛,热闹非凡。
  六月六是土地婆婆的生日,屯堡村寨均要在土地庙前供奉一番,祈求土地菩萨保佑平安。同时,村寨里还要订立“护公条约”,宣布保护庄稼的规定,并指定专人看护,对违犯者给予罚款或示众的处罚。
  除此之外,屯堡人还有一些专门的祭祀活动,如“龙王会”(六月十一日)、“雷神会”(六月十九日)、“马王会”(六月二十日)、“牛王会”(十月初一)等等,分别祭供龙王、雷公、马王、牛王等神,同样是用猪头、雄鸡、酒、饭祭供一番后,众人“打平伙”,聚餐一顿。是日,马和牛不劳动,喂精饲料,吃糯米耙。
  屯堡人还有“逢九上香”的习俗,例如正月初九日、正月十九日、二月十九日,要到庙上焚香化纸、三叩九拜。双堡海子山每年二月十九日及云鹜山的正月十九日,各地的太婆、妇女们到山上朝拜,朝山拜佛者多达万余人。
  “七月半”是屯堡人的鬼节,是一家人的祭祀活动。七月初一开始,屯堡人家都要把祖宗牌位挂起来。这种长约五尺宽二尺的祖宗牌位上,写有从始祖到新近去世的亲人名字。每天要在牌位前供奉早、中、晚三餐,每餐都必须点香燃纸,奉请远在故土的祖先和入黔始祖及已故亲人回家过节,直到七月十四日止。是日,把用白纸做成的信封包上钱纸,写上亡人的姓名及送钱者的姓名,送到村外或河边烧完,意为给祖先送“钱”。孩童们用南瓜做成“大船”,插上彩旗,点上蜡烛,“放河灯”送祖先返回华东老家。
  八月十五日是传统节日中秋节,屯堡人用月饼、糯米耙等供奉“月亮婆婆”。没有儿子的人家也把这天当作求子佳期,好心人会去偷别人家的一个南瓜送到他家里,意为送来儿子,这自然会令盼子心切的人家欣喜若狂。而瓜主发觉会假装大骂,骂即“发”,骂者无心,听者勿念。
  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屯堡人家要打糯米耙供奉祖宗,再焚香化纸,然后全家吃耙耙以示过节。
  “腊八”供灶神。腊月二十三日这天,专门敬灶神菩萨,除了打糯米耙之外,还要买上枣子糖之类来供奉。请灶王爷上天汇报所看到的人间事情时,多向玉帝说好话,以求得上天的宽宥。
  “会口”是指不同的庙会及各路菩萨的祭供日期。多神信仰的屯堡人对各个“会口”虔诚有加。到了“会口”的这天,都要兴办祭祀活动。如“迎汪公”、“迎城隍”、“蟠桃会”、“过河”、“串佛”等,这些活动的目的不言而喻都是敬神为己,求神祈福,驱灾避邪,祈求来世。

编辑本段屯堡人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文化心态的体现。纵观人类社会生活中,宗教意识是最直接最稳定的一种文化心态。它不为政治、经济所左右,不因地域环境所变迁。它较为全面而直观地体现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作为自然群体的屯堡人,毫不例外也是宗教信仰的尊崇者。从某种意义上,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生存环境,屯堡人自落土贵州以后,面对环境的改变和土著的反抗,为求生存,那种对自然的依附心理,对神灵的崇拜心态更加虔诚,更加浓烈。
  屯堡人的信仰不是单一型的,而是多元型的泛神论者。天上玉皇地下阎罗西方如来南海观音是屯堡人顶礼的菩萨,三清祖师牛马二王关帝孔圣汪公五显是屯堡人膜拜的神灵。可以说儒、释、道、巫的信仰观念,在屯堡人身上都有体现,以致庙宇寺观星罗棋布于屯堡山寨之中。一般村寨都有两三个,寨子大的有四五个之多。这些大大小小的寺庵观庙,供奉的各路菩萨各家神仙各位贤圣,把屯堡人引人到佛家“轮回”的心界、道家“人仙”的心境、儒家“仁义”的心仪。这种对神抵圣哲的偏执信奉和祈求,达到了家家有神完月月有佛事的程度。也正是这种痴迷的信仰心态,对外来教派的排斥,使曾经流行于安顺城区和少数民族村寨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却难以跨入屯堡村寨一步。
  屯堡人的宗教信仰对象大致可分为家族神、民间神、历史人物神。
  家族神,不言而喻就是祖先崇拜。从宋以来到明清时代,宗族制度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儒家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观念得以加强,理学家们极力推行的“孝子百行之首”、“生民之德莫大于孝”,得到上至朝廷下到百姓的认可,讲究“孝道”成了中华民族礼奉的道德观。屯堡人的历史渊源和心理特质,根深蒂固地接纳了儒家的伦理观,把“忠孝仁义”、“君臣父子”等儒家思想作为做人的准则和教化的理念。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坚信自己祖先的灵魂是永恒不灭的,是游离于身体之外的上天使者。不仅能够干预人世间的事情,给子孙后代带来吉凶祸福,而且列祖列宗饱经风霜,于战火中建功,于蛮荒中创业,值得后辈儿孙效仿尊崇。正是这种对祖先崇拜的强烈信仰,成了支撑他们顽强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之一。
  在家族崇拜中比较隆重的是清明节上祖坟、七祖节、续家谱。续家谱是屯堡人很重视的一件关系族人来龙去脉的大事。各姓的谱碟都详尽地记录了本姓她发展情况,记载了入黔始祖来自何方因何入黔的缘由,这对了解屯堡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另外,有的谱书中列有族人要遵守的族规家训,这对规范族人的行为、教化本族后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屯堡村寨以族姓建有宗祠宗庙,祠内供奉历代先祖牌位。那是族人血脉崇拜的圣殿,是进行家训家规教化的课堂,是议事调解事端的场所。每年祭祖时节,合族人进行祭祀,缅怀祖先,教化族人。天龙镇的郑家祠堂,詹家屯的叶家祠堂等还保留比较完整,祭祖、拜佛活动仍不断举行,只不过远不如从前的声势。
  走进屯堡人家的堂屋,第一眼见到的就是神龛上供奉的神榜和祖宗牌位。神榜正中有的写“天地君亲师位”,有的写“天地国亲师位”,“君”与“国”一字之差,却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神榜左右列写有佛、儒、道众多神灵圣贤。有:炎黄昊帝、伏羲神龙、轩辕皇帝、先师孔子、十哲圣贤、关岳二帝、如意真人、文昌帝君、三官大帝、观音大士、文武财神、当值太岁、值日功曹、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丑午二王等。神榜下方是镇宅的长生土地、瑞庆夫人。各种神榜所列圣灵各有不同,但都列有“某氏堂上,历代祖先,远近姻亲”。在他们心中,神灵不可少,祖宗不能忘。毕竟一脉相承,祖先在天之灵更会关注家族的兴旺和、发展。他们把眷眷的深情切切的希望虔诚地寄托在“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的顶礼膜拜上,或在初一或在十五或节庆或会口,把一年的丰收一家的吉祥一生的发展一辈的兴旺,乞求祖先和神灵的护佑。屯堡人的多神信仰,把佛家的轮回转世慈悲为怀、道家的劝善积德早升仙界、儒家的忠君孝道仁义礼信,潜移默化地融为一体,让天上地下山川河海的诸家神灵来护佑这一方的生灵。在众多的民间神中,有的管天地日月,有的管生老病死,有的管升官发财,有的管福寿平安。在一个个屯堡村寨的寺院庙观众,或独享祀奉,或佛道共处,同施恩则于屯堡善男信女们。屯堡人这种泛神论的心态,把他们适应环境的应变性、对待不同事物的包容性的心理潜质表现得让人折服。
  屯堡是历史的行程,屯堡人是独特的社会群体,屯堡文化是特殊的人文遗珠,关于屯堡的故事,还有很多……

编辑本段便携易储的食品——屯堡饮食

  屯堡人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从主食中的糍粑,糕粑、包谷耙,到副食中的腊肉、香肠、血豆腐、干盐菜、干豆鼓、糟辣子等、无不具有可以长期存放和便于收藏的特点。屯堡人的饮食文化源于军队,在征服与反征服的激烈对抗中,运动是不可避免的,动荡的战争生活中有诸多不便,其中吃什么就成了一个伤脑筋的问题,他们就把主菜通过盐制,烟熏伙烤,便于存放和携带。这些食品是当年他们的祖先为适应战争和迁徒的需要而特意制作的,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屯堡人家家户户都有炕腊肉、血豆腐、香肠的习惯,是招街贵宾必不可少的菜肴。

编辑本段路线

  从省会贵阳体育馆客运站坐汽车到安顺汽车南站,全程高速,买到天龙的票。那是到平坝的车,大巴。坐约40分钟,到天龙路口下(路口有一个加油站)。下车后,右拐,走约十分钟山路,到了三叉路口,看到往天龙屯堡和天台山的指示,根据指示往右走约十多分钟,就看到了风景区的指示。左拐走两分钟就到了景区门口。也可以在加油站对面坐三轮面的到天龙镇。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